天台山饮食文化较为发达,风味独特,各有讲究,风味小吃、山野饮食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。
十六会签:天台最高档的传统宴席。因为这种宴席由冷盘十六碟、热菜十六碗、茶点十六种组成,因此称“十六会签”。冷盘十六碟由四水果、四剥果、四糖食、四咸盘组成。(四水果为:苹果、梨、石榴、广桔。四剥果为:咸瓜子、花生仁、核桃、金杏。四糖食为:冰糖、金豆、山楂糕、冬瓜糕。四咸盘为:皮蛋、火腿、虾米、时件。)热菜十六碗由八碗大菜和八碗热炒组成。大菜分上四碗和下四碗。(上四碗为:燕窝、鱼翅、全鸭,羊肉;下四碗为:海参、全鸡、蹄胖、鲍鱼。八碗热炒:蹄筋、银耳、蘑菇、烧鸡、干贝、鸭掌、鱼唇、岩衣。)
十六茶点由四点心、四夹食、四蒸食、四盏茶组成。(四点心为:
苔饼、细砂合、眉毛酥、三角酥。四夹食为:洋糕、荷叶包、小花包、猪腰包。四蒸食为:方切蛋糕、斜切蛋糕、烧卖、汤面饺。四盏茶为:杏仁茶、鸡丝茶、泡大海、清茶。)“十六会签”多用于宴请亲家、新郎及特别高贵的客人,是古时的“豪宴”。
饺饼筒:饺饼筒是天台风味食品中最具特色、最好吃的食品。它用特制平底锅“鏊”制成粉皮,在粉皮上面放上肉片、猪肝、蛋皮、金针菇、粉丝、笋丝、芹菜等各种配料,包裹成长条形,再在“鏊”上烤至两面黄,即可食。最讲究的就是以肉片、猪肝、蛋皮,鱼肉,豆腐片等分别与金针、木耳、粉丝、笋丝,菜梗等依照一定顺序放在糊拉汰皮上卷制而成,称“五虎擒羊”。这是天台人无论什么节庆均要吃的一种特色美食。饺饼筒的由来相传与济公有关。济公在国清寺出家,把一些剩余的菜肴收集起来,包裹成简状给和尚们吃。以后,天台人正月初这几天多用饺饼筒和五味粥一起吃。
麦饼:肉丸糊麦饼是天台风味食品中和饺饼筒齐名的食品,常常用于招待客人。吃法很有特色,用三只筷子夹饼蘸上各种作料一起吃,类似西餐。其中肉灌蛋麦饼最为高档。肉丸糊麦饼以麦粉和肉丸做成直径约20厘米,厚约3毫米的
圆薄饼。为使肉丸松脆,放入荸荠、菠菜等物。还有一种叫“鸡子灌”的肉丸糊麦饼,是当麦饼烧至半熟,里边热气将麦饼上下两层鼓凸起来时,拿筷子戳一个孔,再将打搅好的鸡蛋灌进,待鸡蛋流遍整个馅心,再烙至两面发黄即可。
水晶蛋糕:使用白糖、糯米和蛋精制而成,一般来说,三斤原料,可以做三斤糯米蛋糕。制作的关键是“打”鸡蛋这个环节,必须用手打搅几千下。这样,蛋糕才会“发”。吃起来既香又糯又滑,口感十分好。水晶蛋糕是台州三糕之一,同时也是天台筵宴上最富特色的点心,因它不用麦粉而用糯米粉制作而成,又称“天台糯米蛋糕”,深受欢迎。
扁食:多种菜肴切成粒状,再用四方的粉皮包起来,略带扁形,很像耳朵,故而得名。可以汤吃,也可以烤起来下酒吃。
五味粥:天台人在春节一大早,家家户户都会起来煮五味粥。五味粥就是在粥中加上红枣、赤豆、毛芋、番薯、豆腐这五味伴料。五味粥的五字取“五谷丰登”之意,红枣、赤豆都是红色,取正月初一开门红之意。毛芋、番薯、豆腐等杂粮素食,意思是要全家大小从正月初一开始就要勤俭节约,多吃杂粮。
糊拉汰:糊拉汰和常见的鸡蛋饼很像,制作方式几乎一样,糊拉汰是把搅拌好的小麦粉糊,在平锅上拖拉成一个脸盆大小的圆形薄饼,撒上甜味的土豆丝、南瓜丝等。糊拉汰薄如纸,松软香脆,咬一口香味四溢。“糊拉汰”实际上应该写成“糊拉拖”,只因为天台方言中的“拖”字是念成“汰”的,才这样写。“糊拉拖”,顾名思义是把麦粉调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状,用手把它放在锅子里拖拉成圆形的薄饼,一次一个,用不到一分钟就熟。制作方便,香脆可口,是天台乡民的家常便饭之一。
|